大家发现没有,这两年最火的设计风格,那必须是国潮了,别说商品,就连电影、晚会都是国风最出圈。
这阵风当然也吹到了后市场。然而一些商家想吃这波流量红利,连夜设计,结果搞出来的产品丑得形态各异。
让爱车秒变大号“
青花瓷”
用最塑料的珍珠
打造最炫民族风
不明觉厉的“帝皇”气息碾压公路
“玉玺”香水座彰显权倾天下的王者风范
屡屡出现的“堆砌中国元素”行为,就很让人迷惑。这里所说的“堆砌”,并不存在任何修辞上的引申概念,其含义简单直观到幼儿园肄业的人都能一眼看明。
即便像高级大牌DIOR、维密偶尔也会犯这种“低级”错误
为什么要在红包上印一个“狗”字?
不少网友觉得这简直就是一骂人神器——
维密秀场上也有不少“尬点”。
绕在模特身上只有半截的“龙”
更像是一条刚腌制的咸鱼
北京的环球影城酒店打造中国风住宿,给你五星级的“阴间”体验。
不过,最“震撼人心”的当属国内这尊“中医走向世界”的雕塑。
它真的把“中医”、“世界”、“走”三个词都竖着叠起来给你看,“堆”这一动作在它身上被展示的淋漓尽致,真挚坦诚到令人落泪。
这些尴尬的设计打着所谓“中国风”、“国潮”旗号,炒作成了中国风的标志。种种生搬硬套的文化“返古”,荼毒着消费者的审美。
中国风其实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概念。中国上下五千年,不同年代、不同时期的文化演变,都造就了中国风的多样性。
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、思想、思维方式,以及东方审美等特质。如果产品想要做“中国风”,就需要好好思考,到底什么才是中国风。
更重要的是,突出东方特有的气韵,赋予产品创新价值和意义。接下来跟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国风设计的常见要点。
巧用中式元素,化繁为简
Chinese Style
表现中国风特色最直接的方式,一般是引用传统中国文化元素。像印章、建筑、纹理、水墨、典故等,都符合中国文化特色。
将这些元素置入设计中,就算是个外行小白,也会说:“呀,中国味儿十足!”
印章 | 园林门窗
龙凤 |祥云| 纹样
折扇 |梅·兰·竹·菊| 剪纸
中国风
Chinese Style
传统元素的华美装饰往往过于复杂,譬如精美的青花瓷,原封不动放进产品以作装饰,想必大部分产品难以hold住。轻则细节过剩,重则直接抢夺视觉中心,淡化产品地位。
因此,我们要学会做减法,设计时找到它们与产品的共性,提炼两者的精髓达到平衡。透过这样简繁互补的元素搭配,让人瞬间玩味古中国的意蕴。
重视创意底蕴
Chinese Style
创意是设计的灵魂,不管你是中国风还是美国风,都需要挖掘创意的底蕴。
如果问你美国风如何展现,那可能是个难题。然而,泱泱大国五千年历史,随便挑一个年代,都足够你借鉴了。
这方面,可真要学学电视剧——夏商拍完拍春秋战国;春秋战国拍完又拍三国;三国拍完又拍汉代,唐宋的诗情惬意,明清的宫斗大戏,都可以充分去挖掘。
唐| 风采参考
宋| 风采参考
新中式:现代中国风
Chinese Style
新中式这个词,最早出现在室内装修中。“新”应理解为中国当代文化,它传承了传统中式风格的精髓,结合现代潮流形成别具一格的创新风格。
在设计美学中,新中式运用现代设计原理,合理运用中式元素。在点、线、面的和谐搭配基础上,中式装饰仅做点缀,简约而不失风雅。
案例参考
下一个流量密码:中国风
Chinese Style
中国风很广,中国风又很小。红墙绿瓦映饰熠熠生辉,水墨笔触点染宁静致远……这些东方美学,值得我们挖掘。
中国风、国潮一定是这两年的设计大热门,后市场各品类完全可以布局这波“设计”红利。可千万别再印“青花瓷”三个大字、搞几个图案就以为是国风了。咱就请个专业设计师吧,求求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