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顾汽车后市场20年,先后出现数不清的品类繁多的产品,它们各自占据一个小的细分市场,暂且称它们为小产品。
这些小产品,有热度持续较长的,比如窗膜、车载导航、记录仪、脚垫等,也有爆火一段后快速沉寂的,生命周期长短不一,命运也各不相同。
从实用、智能到个性化
众所周知,任何产品都有生命周期,包含了导入期、成长期、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。为了让大家更好理解,我们从产品生命周期角度切入,把后市场二十多年来的小产品发展过程(以热品代表导入时间为节点)划分为三个阶段,看看每个阶段都有什么特点。
第一阶段主打实用性。以精品(脚垫、座垫、香水等)为代表,精品导入时间一般较早,但由于整体行业发展速度缓慢,直到了2009年左右,脚垫开始爆火,并带动了精品行业持续了5-6年的火热。
第二阶段突显智能化。以DVD车载导航、记录仪等汽车电子产品为代表,2005年前后导入,两年后快速走红,并开启了长达10年的高利成长期,成就了卡仕达、飞歌、路畅等品牌。
第三阶段显现个性化。能突显这个特点,当属目前最为火热的汽车膜和改装行业,也是现阶段还能活得比较好的两个细分行业。
个性化趋势下的市场变化
其中,第三阶段仍处于正在进行时,在产品“个性化”趋势下,无论企业还是渠道商,在判断不同产品生命周期时,还要继续深入细致的分析。对比前两个阶段,第三阶段个性化趋势下的市场变化有哪些呢?
▶从多到少
玩家由数量众多到逐渐淘汰直至变成少数人的生意。行业发展到成熟期后,过去成长期中出现的乌泱泱一大片的企业,竞争到最后,剩下的可能只有几个品牌。像汽车精品香水行业发展到现在,市场主要被香百年、香飘万家等数家品牌占据。
▶从大到小
大热品、大市场,转变为小热品、小市场。过去十年,行业存在比较明确的大热产品,跟着干基本很少走弯路,比如车载导航市场容量大、利润高、可持续性强。
现在,市场的“热”基本来自小众的细分行业,甚至只是集中在某几款热门车型,市场容量可能很快就碰到天花板,需要不断试错深挖才可能走得更远。
▶从慢到快
产品生命周期从缓慢发展到快速变化。一款从导入到成熟,一般会经过较长的时间,像头枕、脚垫(过去是地毯)等,行业发展速度慢、变化也相对较慢。
如今,部分产品爆火后很快沉寂,从导入到成长、成熟,前后可能只有几个月,变化太快,让人难以捉摸,长周期的产品和项目成为稀缺资源。
▶从有到好
“能用”变“好用”,好品质成为核心竞争力。过去,同一个品类的行业竞争者众多,为了快速抢占市场,产品可能还没经过足够时间验证就急着推向市场,导致质量不稳。
现在,用户品质需求提升,厂家想把质量问题转嫁给消费者的做法已经行不通,必须品质过硬,用户才会买单。
结语:
从实用、智能到个性,它们之间是递进的关系。虽然精品、车载导航、记录仪拥有各自长短不一的“高光”时刻,但它们进入成熟期仍在不断进化,或增加“智能”、或融入“个性”,通过技术研发、模式创新、品质提升来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。
好比窗膜行业,它是后市场30年长盛不衰的典型行业之一,直到今天,它仍能保持高利增长,市场容量还在不断扩大,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,到2027年,贴膜市场将突破千亿规模。
这让我想起了最近几年开始兴起的漆面膜和改色膜行业,它们和窗膜称为“三膜”,也是当下热门细分行业之一,它们是否也能像窗膜一样经久不衰,长期在市场保持活力呢?改色膜领域已放开政策,改完报备即可,大家再结合个性化做文章,未来这两个产品的生命周期也非常值得期待!
现在,除了改色热,另外一个就是改装热。曾几何时,外包围件也有过一段短暂爆火,不过此后便沉寂了很久,这个行业受政策影响较大,在现有市场环境下,备受市场关注的商务车改装配件、中门升级等改装产品,这些产品的生命周期又有多久呢?我们会继续关注它们的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