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2月27日,中信集团“一体化压铸”项目成果发布会在长春市举行。中信集团旗下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“中信戴卡”)公布自主研发“一体化压铸整体解决方案”,该方案设计可将98个汽车零部件高度集成“98合一”,并且可以做到一次性生产加工。通过该方案生产的重载集成铸件车架,自重更轻,承载能力可达2.5吨。
随着一体化压铸产品更新迭代的速率不断加快,一体化压铸技术也更加成熟,越来越多的车企和供应链企业积极投入并实现了量产。基于此,一体化压铸也成为产业链上游企业创收的主要增值产品。业内人士预计,今年或将是一体化压铸车型上市高峰。根据南方财富网预测可以了解到我国2025年一体化压铸市场规模将达到389亿元,其中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压铸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58亿元。
“轻量化是我国汽车产业变革的关键点,一体化压铸技术有助于实现汽车零部件减数量、去重量。”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栋说,目前汽车工业呈现轻量化、绿色化、智能化发展趋势,一体化压铸技术在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后,有望通过缩短流程、降低成本再次推动汽车整车制造流程迭代升级,具有很强的新质生产力特征。
今日压铸查阅资料显示,一体化压铸的本质是指采用特大吨位压铸机,将多个单独、分散的零部件高度集成,压铸一次成型为几个大型铝铸件,从而替代多个零部件先冲压再焊接或铆接组合的方式,其优势在于帮助主机厂提高生产效率,降低生产成本等。
除此之外,一体化压铸对于产品性能也将产生积极推动作用。相关研究表明,新能源汽车每减少100kg重量,续航里程可提升10%-11%,还可以减少20%的电池成本以及20%的日常损耗成本。与此同时,新能源汽车的各项性能,如动力性,安全性,制动有效性等也将得到显著改善。
传统汽车制造工艺主要有冲压、焊装、涂装、总装4个环节,一体化压铸工艺可以有效缩短焊装环节。中信戴卡技术管理中心材料研究中心主任刘海峰介绍:“公司一体化压铸科研成果可以将98个汽车零部件高度集成合一,减少焊接部位让车架强度提升显著。”这一点,此前极氪汽车在极氪009上得到验证,该车型通过7200吨巨型压铸机减少车尾焊点近800个,在遇到冲击时变形量减少16%,弯曲刚度提升11%,扭转刚度提升9.5%,可达36450N·m/deg,是传统豪华MPV的三倍以上。
中信戴卡自研自制出我国最大的两板式压铸机——7500T一体化压铸机,双闭环压射控制系统等22项技术应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。
该项目作为中信集团首批十大科技创新项目之一,一体化压铸项目从全流程、多学科解题破题,有望实现汽车整车制造新的突破。“一体化压铸”整体解决方案最大的亮点是“整体性”,它从全流程、多学科解题破题,实现了汽车整车制造新的突破。车架生产的材料、工艺、模具、设备都由中信戴卡提供,几乎涵盖了车架生产上游的全部供应链。
中信戴卡“一体化压铸整体解决方案”在材料方面,公司自研了强度、韧性和稳定性相协调的免热处理专用高强合金,投入使用后产品可减重33.4%,扭转刚度提升15%;在装备方面,中信戴卡协同中信重工采用全周期数字孪生设计,自研自制出7500吨一体化压铸机,该压铸机中的双闭环压射控制系统等22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;在模具方面,中信戴卡创新推出智能闭环调优系统及超高集成化模具结构,可实现产品成组加工无等待快速切换,持续提升工艺稳定性、产品一致性。
中信戴卡是全球最大的铝车轮和铝制底盘零部件供应商。公司拥有“国内铝车轮出口量第一”、“全球汽车零部件一百强第50名”、“全球铝车轮行业首家灯塔工厂”等荣誉。中信戴卡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完成全球市场布局,拥有奔驰、宝马、奥迪、大众、通用、福特、斯特兰蒂斯、雷诺-日产-三菱、丰田、本田、马自达、现代-起亚以及一汽、上汽、东风、广汽、北汽、长安、吉利、长城、比亚迪等国内外主要整车制造商配套供货。
中信集团与一汽、零跑汽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
无疑,这与国内外蔚来、理想、小鹏、小米、赛力斯、长安、大众、奔驰、丰田、宝马等车企纷纷入局汽车车身一体化压铸赛道。向更多客户展示了中信戴卡在汽车零部件生产领域的能力。 “中信戴卡靠铝车轮生产起家、壮大,其他汽车零部件生产能力市场知晓率不高,此次方案的发布,向更多人展示了中信戴卡在汽车零部件生产领域的能力。”刘海峰认为,新方案应用后,将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。